跳到主内容
社会学人类学中国网社会学人类学中国网
  • 首页
  • 新闻
    • 学术新闻
    • 社会观察

    聚焦学术,关怀社会

    ——社会学人类学中国网

  • 教研
    • 学者
    • 课题
    • 论著
    • 咨询
    • 教学
  • 活动
    • 学术会议
    • 学术讲座
    • 学术交流
    • 活动实录
  • 期刊与数据
    • 《中国社会研究辑刊》
    • 《民族社会学研究通讯》
    • 《工作论文》
    • 期刊聚合
    • 学术数据
  • 图书馆
  •  搜索
  •  登陆
  •  注册

  1. 社会学人类学网
  2. 正文

社会转型背景下不同代际队列的 养老责任观念变化探究

作者: 陆杰华 2019-02-05 09:02  人口学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及老龄化进程的加速,人们对养老责任概念内涵的理解日益趋向差异化、多元化、个性化,未来谁来为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口养老生活负主要责任成为关注讨论的一大热点话题。本文基于2015 年的中国综合社会调查( CGSS) 数据,侧重关注成长于不同时代背景的队列,通过对比分析和logistic 回归的方法来讨论社会转型背景下不同代际队列之间养老责任观念的现状、变化及其差异性,探索可能提供解释的社会性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传统家庭养老理念仍然占据主流但在不断弱化,养老责任主体进一步趋向多元化; 不同成长背景下的队列人群在养老责任观念上存在显差异,年老一代历经社会变迁和与子女分居的现实,逐渐接受非子女养老的形式,而年轻一代大多数依旧把赡养父母作为自己应尽的孝义; 在控制人口变量后,经济因素、健康状况、家庭结构等可能对不同代际人群的养老责任观念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全方位了解中国社会的家庭关系与养老文化,有利于处理好传统文化对于养老照料的意义,从而更有针对性、更有效地提供养老服务和保障,以应对未来人口老龄化的持续挑战。


相关文件
  • 社会转型背景下不同代际队列的 养老责任观念变化探究  (846 KB)
 阅读下一篇
再论作为学术运动的社会学本土化

本文把中国社会学学科史分解为社会学思想传入和翻译阶段( 1895—1920) 、社会学早期发展阶段( 1921—1952) 、社会学恢复阶段( 1979—1998) 和社会学常规化阶段( 1999—2018) 四个内部分期,并对这四个时段内社会学本土化( 运动) 的源起和表现特征做了初步阐析,认为外部学术要素卷入(

 阅读上一篇
学校教育是少数民族走向现代化和共同繁荣的桥梁

21 世纪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纪元,我国56 个民族和13

  • 关于SAChina
  • 中心简介
  • 中心动态
  • 版权声明
  • 隐私条款
  • 站点导航
北京大学中国社会与发展研究中心 主办
Copyright © 2002-2018 社会学人类学中国网
京ICP备05065075号-21

登陆SAChina

请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登陆:

忘记密码?
 搜索SAChina
微信扫一扫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