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内容
社会学人类学中国网社会学人类学中国网
  • 首页
  • 新闻
    • 学术新闻
    • 社会观察

    聚焦学术,关怀社会

    ——社会学人类学中国网

  • 教研
    • 学者
    • 课题
    • 论著
    • 咨询
    • 教学
  • 活动
    • 学术会议
    • 学术讲座
    • 学术交流
    • 活动实录
  • 期刊与数据
    • 《中国社会研究辑刊》
    • 《民族社会学研究通讯》
    • 《工作论文》
    • 期刊聚合
    • 学术数据
  • 图书馆
  •  搜索
  •  登陆
  •  注册

  1. 社会学人类学网
  2. 正文

青年群体金融素养的时代特征 与异质性探究

2022-07-07 02:07
摘要: 数字金融作为金融领域的新型业态,在扩大金融普惠程度的同时,也对社会大众的金融素养水平提出更高要求。基于 2017 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的数据资料,本研究重点关注数字时代下占据可能优势的青年群体,对这一群体金融素养情况进行探究,并依据比较性与异质性视角展开具体分析。实证研究发现: 在金融素养水平上,青年群体普遍优于其他群体,其中最突出的特征是青年群体内部的 Y 世代优于 Z 世代; 青年群体的金融素养情况受到年龄、性别、教育年限等多重因素的综合影响,年龄较大、性别为男性、受教育程度较高、拥有非农户口、居于东部地区、从事金融相关职业等情况均会对提升金融素养产生促进作用。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将提升金融素养纳入政策范围,从制度层面强化公众的金融意识,完善课堂内外的金融教育,与数字金融的创新发展实现有效互惠;青年群体还应当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推动普惠金融的有效发展。
作者: 陆杰华


相关文件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df  (574 KB)
 阅读下一篇
长寿时代下的积极老龄观:演进脉络、内涵要义与实践优势

人口年龄结构的变迁和平均预期寿命的延长不仅昭示着中国开启了长寿时代,而且共同塑造了中国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动能,这也是积极老龄观新理念形成的重要现实基础。积极老龄观既融入了长期以来有关老龄化社会的国际共识,更凸显了中国语境下积极应对老龄化的中国智慧。从这个意义上讲,积极老龄观无疑是全社会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理念和观念

 阅读上一篇
数字化转型中的国家治理变化

数字化转型给个体、组织、社会各层次各领域带来了显著变化,也对国家治理过程与国家治理效果产生了深刻影响,而既有研究很少从宏观视角系统地分析数字化转型引发的国家治理变化。国家治理与以往的不同之处至少有三个维度的体现:一是从国家内部事务的治理效果来看,数字化转型提供了经济跨越式增长的条件,国家发展呈现路径创新;二是比较国家间

  • 关于SAChina
  • 中心简介
  • 中心动态
  • 版权声明
  • 隐私条款
  • 站点导航
北京大学中国社会与发展研究中心 主办
Copyright © 2002-2018 社会学人类学中国网
京ICP备05065075号-21

登陆SAChina

请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登陆:

忘记密码?
 搜索SAChina
微信扫一扫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