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内容
  • 中国艾滋病感染人数超105万 这两个群体值得关注!

    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今年,距离1981年全球首次报告发现艾滋病病例已经过去整整40年,但这种疾病仍然在人类社会流行。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中国共有超过105万人感染艾滋病病毒,与此同时,一些人群中的感染比例也出现明显升高。

  • 世卫组织:“奥密克戎”在全球总体风险等级为“非常高”

    当地时间11月28日,世界卫生组织表示,南非于24日上报的新冠病毒变异毒株奥密克戎(Omicron)有几处突变可能对其传播能力和致病程度产生影响,但眼下“尚不清楚”奥密克戎是否比其他变异毒株更具传染性,以及是否会导致更严重的疾病。

  • 当代年轻人真的不愿婚育了吗?

    2011年至今,我国生育政策已从“双独二孩”发展到“全面三孩”。历经10年嬗变,“让不让生”已不再是问题,取而代之的是“想不想生”和“生了怎养”。回顾政策历程,10年间,从2011年的“双独二孩”,到2013年的“单独二孩”,再到2016年实施“全面二孩”,2021年放开“三孩”,这表明政府提高人口生育水平的决心。事实上,生育背后还有诸多复杂的社会因素相互牵

  • 医保改革走过3年,百姓用药受惠几何?

    近日,中国药学会和中国医疗保险研究会联合发布《医保药品管理改革进展与成效蓝皮书》,指出国家医保局自2018年成立以来,连续3年开展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工作,新增433种新药、好药进入目录,并组织五批国家药品集中带量采购,覆盖218个品种,累计节约费用约2500亿元。

  • 再送袁隆平:人就像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

    袁隆平先生离开这个世界已近半年。11月15日,袁隆平骨灰安葬仪式在湖南长沙唐人万寿园陵墓举行,人们再一次送别袁隆平。在袁先生遗像背后的巨石上,镌刻着他生前写的一句话:人就像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

  • 美国明目张胆抢芯!企业交出机密数据 后果如何?

    9月23日,美国政府以应对全球芯片危机为名,强势要求包括台积电、三星在内的20多家芯片相关企业提供商业机密数据,而且声称若有企业不配合将或采取强制性手段。8日是最终的截止日期,面对美国动用国家机器勒索企业机密数据,相关企业到底如何应对?交出核心数据意味着什么?美国为何此时要公然勒索数据?这种科技霸凌,会造成何种后果?

  • 体面劳动,一份中国制造业的沉重考卷

    尊重劳动,这是社会一直倡扬的价值理念,也是劳动者一再呼吁的基本权益。可如今,劳动歧视却似缕缕升腾中的阴霾袭向职场择业者的心头,避之不及,驱之不散。

  • 国内通胀严峻,美国财长就中美关税问题松口

    当前中美经贸关系如何发展引人关注,美国财政部长珍妮特·耶伦(Janet Yellen)发表了一番新的言论,表示可能会考虑最终以“互惠的方式”(reciprocal way)降低部分关税。

  • 传奇谢幕的冷思考:郎平之于中国体育,意味着什么?

    告别的时刻,最终来临。9月1日,中国排球功勋郎平通过个人社交媒体平台,宣布卸任中国女排主教练一职。中国女排的“郎平时代”就此落幕。

     

      

  • 中办国办重磅发文: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和校外培训负担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 家长下班半小时孩子再放学,三点半难题迎刃而解?

    家长还没下班,孩子就已放学,这成为困扰很多家长乃至全社会的难题。 近日,教育部遴选确定首批义务教育课后服务典型案例单位,并在系统内推广有关典型经验。通知还明确要求,中小学课后服务结束时间,原则上不早于当地普遍的正常下班时间后半小时。

  • 中国邮政将全面提速,邮件次日达!顺丰“通达系”慌了?

    6月28日,据中国邮政快递报消息,中国邮政将全面提速,共覆盖全国1000多个城市,将在全国多省市地区实现运邮次日达。消息一出,一度冲上微博热搜第一。

  • 继拜登后,美国商务部也撤销针对TikTok和WeChat禁令

    据路透社报道,当地时间6月21日,美国商务部表示,撤销去年9月特朗普政府时期发布的针对中国社交媒体应用TikTok和WeChat的禁令。

     

  • 北大学生呼吁:放过韦老师吧 你的热闹对他也许是吵闹

    近日,北京大学教师韦东奕因手提馒头和矿泉水瓶的采访视频走红网络,不少网友被其言行之朴素所感动。随后,韦东奕从初中开始的各类“天才”事迹被扒出,多年前校友写他的回忆文被翻出剪成数个视频作为“新闻”循环刷屏,山东和浙江地方媒体甚至要出来争一争到底是哪片土地更钟灵毓秀,能育出如此天地之才。

  • 三孩生育政策来了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我国将出台重大政策举措。中共中央政治局5月31日召开会议,会议指出,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有利于改善我国人口结构、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保持我国人力资源禀赋优势。

  • 中央出手 校外培训大限将至?

    “不能让良心行业变成逐利产业”。继北京校外培训大整顿后,中央出手了。日前,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召开,强调要全面规范管理校外培训机构,严禁教培机构随意资本化运作。

  • 嫁一个才能娶一个?被高昂彩礼“绑架”的女性

    彩礼习俗沿袭至今,正越来越被推上风口浪尖。“因婚致贫”事件时有发生,高昂彩礼对家庭造成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令人瞩目。这些年,男青年受困于高昂彩礼的报道屡见不鲜,其实,不少女性在高昂彩礼的绑架裹挟之下,同样有着许多委屈与辛酸。

  • 医保个人账户如何给家人用?这些利好真的来了!

    将更多普通门诊费纳入统筹基金支付范围、个人账户实行家庭共济、小病不用跑腿到大医院看……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建立健全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机制的指导意见》,关系全家看病就医的重大变化将发生!

  • 拜登呼吁提高美国电动汽车产能 “追上并超越中国”

    拜登20日以视频连线的形式“云”参观了一座新能源汽车和电池的生产中心。拜登参观时表示“我们有许多要追赶的地方,但未来会属于我们。”

  • “逆城市化”生活兴起:回到农村能找到乡愁吗?

    城市化并不意味着乡村文明的瓦解。千百年来,乡村形成的村落空间、建筑风格,镌刻着一圈圈生命的年轮,印载着一个个家族的谱系,它比任何史书都更真切地见证着我们曾经的古老文明。而“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当下乡居生活已然成为一些行动派的现实实践。毕竟,与土地的联系坚韧沉潜,也是我们每个人的最终归宿。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