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内容
  • 再论作为学术运动的社会学本土化
    2019-01-23 10:01

    本文把中国社会学学科史分解为社会学思想传入和翻译阶段( 1895—1920) 、社会学早期发展阶段( 1921—1952) 、社会学恢复阶段( 1979—1998) 和社会学常规化阶段( 1999—2018) 四个内部分期,并对这四个时段内社会学本土化( 运动) 的源起和表现特征做了初步阐析,认为外部学术要素卷入( 或中外学术态势对比) 、内生学术结构特征的变动和技术及其他支持体系的约束( 或促进)

  • 中国社会的急剧转型与青年就业的观念演变
    2018-12-19 09:12

    改革开放 40 年,也是中国社会急剧转型的 40 年。社会结构性转型趋势、职业组织氛围和公共舆论的认知排序分别作为宏观、中观和微观结构性因素,共同形塑了各代青年人的就业观念。

  • 制度、机会结构与性别观念: 城镇已婚女性的劳动参与何以可能
    2018-11-02 10:11

    中国女性的劳动参与自 20 世纪 90 年代末开始呈现大幅下降趋势。文章试图探讨劳动参与性别不平等的群体差异模式,检验性别因素与其他影响劳动参与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以此理解已婚女性劳动参与扩大化的趋势。文章基于情境理性行动者分析框架,将城镇已婚女性的劳动参与看作一种社会经济行动,其选择是制度与物质环境及由制度环境与物质环境交互作用型塑之资源和偏好影响/型塑的结果,是一种情境理性下的选择。以北京大学社会科学调查中心 2014 年全国抽样调查数据( CFPS) 为依托,对城镇已婚女性的劳动参与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后发现:

  • 社会变革与政治社会学
    2018-09-05 10:09

    本文聚焦政治社会学研究对四十年中国社会变革的回应:中国的社会变革之所以避免了巨大的社会动荡,主要不是依靠正式制度的变更,而是依靠名实分离的基层实践。一方面,中国特有的组织结构和文化传统,有利于社会中不同的类别和身份群体形成广泛的互赖关系,借以互换或共享资源,宏观上降低了大范围冲突的聚集联合。另一方面,社会中广泛存在的非正式渠道,促进了商谈和私下利益联盟的产生,这成为变革所赖的社会支撑资源,也是执政之社会基础能够缓慢扩展的基本原因。作为社会变革的稳定器,这种基础性结构关系的作用,促进了非正式政治整合的发生。而转型理论将变革和体制设定为对立且无法发生适应性改变的相互破坏关系,但中国的变革经验,对这

  • 介入,还是不介入? 这是一个问题?———关于人类学介入客观性的思考
    2018-07-14 12:07

    讨论介入人类学不得不直面的核心问题: 研究者介入的行动和倡导的价值主张是否具有客观性? 研究者的介入是基于个人的经验、经历、情感以及实质的或象征的利益,在此情况下其活动及其后果如何具有普遍性和公正性?

  • 金融和技术变迁给治理带来哪些挑战
    2018-05-27 08:05

    在人类发展史上,每一次重大技术变革都对社会和个人产生了深刻影响。技术改变了社会的生产方式,也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改变了城市、乡村的秩序和社会结构。从典型的社会学视角来看,也改变了市场、社会、政府三者之间的联结和组织关系。金融作为现代社会的产物,从其诞生之日起,即与风险一词紧密相连。金融不仅给个体的经济生活带来了巨大变化,也影响作为总体的社会以及整个国家。这种影响,因被资本全球化的扩张所裹挟,而变得范围和深度更加超乎人们的想象。

  • 技术化社会治理的异步困境
    2018-04-02 08:04

    本文以技术作恶的特征性现象为讨论起点,认为技术作恶有一个共同的社会特征:既有的社会规范无力约束新兴的技术行为。文章回顾了社会学的技术研究知识脉络,指出埃吕尔的技术化社会是理解治理困境的知识路径,技术化社会3.0版的基本特征是技术从组织化应用迈向社会化应用,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推动了个体化发展,也推动了行动者不可识别、不在场的场景化行动空间的发展。个体化、场景化、不可识别、不在场的叠加,让技术行为特征变得难以预见,进而让现行的属地治理逻辑失灵、规则失效,这构成了技术行动与社会规则之间的异步,也是技术化社会治理困境的根源。

  • 强弱关系,还是关系人的特征同质性?
    2018-01-22 09:01

    梳理社会网络和社会资本研究领域涉及弱关系与强关系命题的争论发现,尽管各自阵营的讨论都可以逻辑自洽,但强、弱关系或许只是表象,让强、弱关系发生作用的不是关系强、弱本身,而是关系人在社会特征属性上的同质性。运用DAS数据和CGSS数据的分析表明,无论在美国还是中国,曾经被解释为在找工作中发生影响的弱关系或强关系,在更本质的意义上是关系人的特征同质性,关系强弱在多大程度上发挥影响,取决于关系人在社会特征属性上的同质性程度。

  • 三秩归一: 电商发展形塑的乡村秩序
    2018-01-15 09:01

    和谐的乡村秩序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场、社会、政府是影响乡村秩序的三股重要力量。文章以一个村庄的电商发展为案例发现,返乡创业人口触发了乡村秩序的重塑: 电商为小乡村带来了大市场,大市场推动了乡村的经济生活的重组,建构了一个线上线下开放的经济秩序; 经济秩

    序的变动触动了传统乡村的权威结构,基于传统文化的资历权威依然存在,家业兴旺则让能力权威从传统结构中分离出来并赋予了年轻人,形成了双雄并立的社会秩序;

  • 从“意识三态观”看国家知识、民族教育 与文化身份的关系
    2018-01-14 12:01

    学术是自由的,但研究是严谨的。民族教育的研究中自由是有的,但严谨还缺乏。之所以这样说,就是因为在本土理论缺位的情况下,盲目引进西方理论去研究、理解和解释中国的民族教育,不仅不能真正做到理解,反而常常会产生误解和误识,并会在实践中误导。有鉴于此,本文首先将西方教育社会学界最具影响力的两位学者的教育知识社会学思想和关键术语进行分析。其次,在厘清西方理论、术语产生的制度和学术背景的前提下,指出了西方理论对我国民族教育的解释存在着局限性和失配性。最后,从“意识三态观”的综合视野,对国家知识、民族教育与文化身份及其相互的关系做出了分析。

  • 从对非洲卫生援助中解读中国符号
    2017-10-22 10:10

    中国对非洲提供卫生发展援助的时间长、范围广、程度深,是外界理解中非关系的重要渠道。既有的研究从人道主义、自由主义、现实主义、构建主义等视角对卫生发展援助进行了阐释。对文献的研究发现,针对中国对非洲的发展援助,国内外的讨论聚焦在援助动机、援助效果和援助影响等三个维度,由此引申出中国符号的意义争论。在乌干达进行的实证研究显示,中国对非洲的卫生发展援助因其更多体现着人类互助的基本精神而对中国符号构建有着独特的意义和潜力。对中国符号丰富内涵的阐发,需要对包括卫生发展援助在内的中国对援助进行多学科和多维度的深入研究。而这,正是目前对非洲援助研究中所缺乏的重要部分。

  • 社会分类权
    2017-09-02 08:09

    社会分类权可界定为政治体对其国民进行区分的社会分类体制。基于思想实验,可以设置一种始祖人的原初境况,以此凸显分类实践在人类整体的经验框架中的中枢位置; 通过梳理社会分类研究的典范路标,拆解社会分类的体制化过程,以揭示社会分类权的成因及其基本样态,系统探究有偏分类权的后果,尤其是在社会心理上的后果。如何实现本真分类,费孝通的文化自觉方案值得参考。

  •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精神构成与中国实践
    2017-07-29 10:07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通过代表作名录的设计及其在全世界的广泛实施,第一次为人类确立了文化差异条件下文化共享的公共机制,把联合国体系内通过文化达成对人的尊重的努力推进到一个新的水平。文化的不同让各种“我们”相互区分、区隔,但是非遗保护的代表作名录制度把这种认识提升了一大步,差异文化因为被特定民族定为自己的代表性文化而有资格成为国际社会共享的文化遗产。当全人类因文化不同而相互欣赏与共享的格局形成时,最大限度地让每个人有机会受到尊重的文化条件就出现了。

  • 妙峰山庙会的社会建构与文化表征
    2017-06-29 11:06

    顾 颉 刚 在 1 9 2 0年 代 观 察 妙 峰 山 庙 会 的 时 候 分 别 有 两 个 矛 盾 的 判 断 ,一 边 说 庙 会 将 要 消 亡 ,一 边说庙会将有重要的未来。后来的社会进程先是显示庙会与香会的消亡,后 又 迎 来 它 们 的 复 兴 ,再后来借助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明确证实庙会和香会的未来都有保证,因为它们被认知到是地方社会的建构者和北京文化的代表者。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