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内容
  • 从“意识三态观”看国家知识、民族教育 与文化身份的关系
    2018-01-14 12:01

    学术是自由的,但研究是严谨的。民族教育的研究中自由是有的,但严谨还缺乏。之所以这样说,就是因为在本土理论缺位的情况下,盲目引进西方理论去研究、理解和解释中国的民族教育,不仅不能真正做到理解,反而常常会产生误解和误识,并会在实践中误导。有鉴于此,本文首先将西方教育社会学界最具影响力的两位学者的教育知识社会学思想和关键术语进行分析。其次,在厘清西方理论、术语产生的制度和学术背景的前提下,指出了西方理论对我国民族教育的解释存在着局限性和失配性。最后,从“意识三态观”的综合视野,对国家知识、民族教育与文化身份及其相互的关系做出了分析。

  • 从对非洲卫生援助中解读中国符号
    2017-10-22 10:10

    中国对非洲提供卫生发展援助的时间长、范围广、程度深,是外界理解中非关系的重要渠道。既有的研究从人道主义、自由主义、现实主义、构建主义等视角对卫生发展援助进行了阐释。对文献的研究发现,针对中国对非洲的发展援助,国内外的讨论聚焦在援助动机、援助效果和援助影响等三个维度,由此引申出中国符号的意义争论。在乌干达进行的实证研究显示,中国对非洲的卫生发展援助因其更多体现着人类互助的基本精神而对中国符号构建有着独特的意义和潜力。对中国符号丰富内涵的阐发,需要对包括卫生发展援助在内的中国对援助进行多学科和多维度的深入研究。而这,正是目前对非洲援助研究中所缺乏的重要部分。

  • 社会分类权
    2017-09-02 08:09

    社会分类权可界定为政治体对其国民进行区分的社会分类体制。基于思想实验,可以设置一种始祖人的原初境况,以此凸显分类实践在人类整体的经验框架中的中枢位置; 通过梳理社会分类研究的典范路标,拆解社会分类的体制化过程,以揭示社会分类权的成因及其基本样态,系统探究有偏分类权的后果,尤其是在社会心理上的后果。如何实现本真分类,费孝通的文化自觉方案值得参考。

  •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精神构成与中国实践
    2017-07-29 10:07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通过代表作名录的设计及其在全世界的广泛实施,第一次为人类确立了文化差异条件下文化共享的公共机制,把联合国体系内通过文化达成对人的尊重的努力推进到一个新的水平。文化的不同让各种“我们”相互区分、区隔,但是非遗保护的代表作名录制度把这种认识提升了一大步,差异文化因为被特定民族定为自己的代表性文化而有资格成为国际社会共享的文化遗产。当全人类因文化不同而相互欣赏与共享的格局形成时,最大限度地让每个人有机会受到尊重的文化条件就出现了。

  • 妙峰山庙会的社会建构与文化表征
    2017-06-29 11:06

    顾 颉 刚 在 1 9 2 0年 代 观 察 妙 峰 山 庙 会 的 时 候 分 别 有 两 个 矛 盾 的 判 断 ,一 边 说 庙 会 将 要 消 亡 ,一 边说庙会将有重要的未来。后来的社会进程先是显示庙会与香会的消亡,后 又 迎 来 它 们 的 复 兴 ,再后来借助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明确证实庙会和香会的未来都有保证,因为它们被认知到是地方社会的建构者和北京文化的代表者。

  • 从文化的代表性意涵理解世界文化遗产
    2017-05-09 03:05

    文化概念的定义虽然异常驳杂,但是我们仍然能够借助对于经典定义的分析而发现沿袭其中的策略,即通过选择文化的代表性项目组合成为一个整体,以确证特定社群或民族的独特性,由此构成文化概念的代表性意涵。文化的代表性意涵曾经主要用于社群、民族的差异与区隔,但是随着“世界文化遗产”概念的建立与发展,代表性意涵既是社群、民族在文化上的独特性得到承认的依据,也是社群、民族之间的文化共享得以落实的理由。

  • 校友会组织 :单位之外的社会结合
    2017-04-29 03:04

    校友会是依学缘建立起来的社会组织,是单位之外的社会结合方式。中国在单位制改革后释放出 新的社会结合空间,为校友会的广泛建立提供 了制度条件。随着高校从完全隶属国家体制的事业单位转变为 与行政 、市场和社 会密切结合 的公共事业 ,校友会成为新型社会 结合的一种代表性 方式 ,是具有较 大能见度 的 中国社 会 自组织的重要体现 。校友会 的研究视角有助 于审视 中国社会转型 中人 际结合方式和社会组织方 式的变化及其对于社会领域成 长的意 义。

  • 从数字鸿沟到红利差异:互联网资本的视角
    2017-04-22 10:04

    接入鸿沟曾是数字鸿沟的基本形态。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发展使接入鸿沟缩小、应用覆盖性增强,也触发了互联网红利差异。在互联网资本框架下,以互联网市场为例,对红利差异来源和影响红利差异的机制进行考察发现:接入鸿沟缩小带来的是连通性的增强和平台的发展,这使人们有机会把以往投入的各类资产在互联网上转化为有差别的、组合性的互联网资本并从中受益;其中,转化规模差异和转化率差异既受两个“乘数效应”的影响,更受互联网平台的影响,并最终表现为红利差异。

  • “双联户”:西藏自治区基层组织形式的创新
    2017-01-22 10:01

    "双联户"是西藏基层组织形式的一项重要创新,目前在西藏自治区得到全面推广。西藏自治区设置"双联户"的基层组织形式,既是基于"压力型体制"的下行驱动,也与西藏地区独特的政治和经济环境有关。"双联户"在实践中具有三重目标取向:一是维稳,即通过权力下移来更好地维护稳定;二是发展,即整合资源增强致富能力;三是和谐,这是在稳定和发展基础上要达成的目标。作为西藏基层组织的创新形式,"双联户"虽然在实践中取得了较大的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

  • 村庄生计研究 : 历史脉络和当代情境
    2016-01-10 04:01

    在费孝通先生的社区研究中,生计问题一直是其最主要的关注点。费孝通先生早期范式和晚期范式的主要区别,一个在于其分析单位的层次上,另一个则在于架构其理论范式之理论要素的延续和变迁上。在当代语境下接续先生村庄生计研究的传统,我们会看到,自从鸦片战争以来,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中国乡土社会经历了收缩与扩张、衰败和兴盛的多个历史循环,而国家意图则始终扮演着重新定义乡土社会的命运、从中汲取资源并施加控制和动员的强势角色。90年代以来因为单一目标出台的国家政策实际上具有扩散的、长期的,甚至是“未预期的”社会后果,它们或者潜在地导致了“乡村空心化”,或者潜在地抵制了“乡村空心化”,或者两个效应兼而有之

  • 费孝通和村庄生计研究:八十年的回顾
    2015-03-10 04:03

    以费孝通先生的社区田野调查 (尤其是江村调查和云南三村调查)为起点,费先生的村庄生计研究可以分为两个范式,即古典范式和当代范式。这两个研究范式各自隐含着种种结构性社会前提,对它们的剖析和阐述可以回答费孝通先生的两个研究范式在关于中国村庄生计的整个研究脉络中所处的理论地位。如今,劳动力的全球流动、文化和体验的商品化,以及移动互联网 (基础设施和技术心智)在乡村地区的渗透和扩散有可能成为影响中国村庄生计模式的结构性力量,对这些结构力量的阐述,表明费孝通先生所开拓的村庄生计这一研究方向,至今仍然有其经验活力和理论价值。

  • 中国非信徒和基督徒的心态地图比较研究
    2015-03-02 08:03

    中国非信徒与宗教信徒之间以及不同类别的宗教徒之间的社会关系,已成为当代中国社会中最重要的社会关系型态之一。本文以地位感知和合法性表征为基础,尝试把偏差地图模型修正为心态地图模型。论文采用恐惧管理论的典范实验程序,通过牙痛启动和死亡显著性启动,以探究当代中国非信徒和基督徒大学生样本作为评价主体在世俗语境和死亡启动语境中心态地图的异同。论文发现存在显著的评价主体的内群偏好效应,非线形的死亡启动效应和中国不同宗教群体作为评价对象上的分化效应。论文期望为宗教对话、宗教宽容和宗教治理提供启发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