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内容
  • 9月以来11城全面取消限购:核心二线城市加入,一线城市会不会跟进调整

    越来越多的城市加入限购取消的队伍。据不完全统计,仅9月以来已有11城官宣全面取消限购,其中不乏南京、武汉等强二线城市。业内人士认为,限购这一行政性约束正快速从房地产市场中撤出,未来核心城市楼市政策仍有优化空间。

  • 韩国总统批准法院申请拘捕最大在野党党首李在明的要求书

    9月18日,在绝食19天后,韩国在野党共同民主党代表李在明因身体不适被紧急送医。同一天,李在明收到的,还有首尔中央地方检察厅反腐败调查1部的拘捕令。部长检察官严熙俊给出的理由是,李在明涉嫌违反《特定经济犯罪加重处罚法》中的渎职、《特定犯罪加重处罚法》中的贿赂、伪证、违反《外汇交易法》。

  • 看到宣言西方“意外”:是对西方的打击!

    经过激烈的争论后,与会各方终于达成具有共识的联合宣言,宣言强调G20峰会作为国际经济合作主要论坛的承诺,呼吁各方本着多边主义精神团结合作,应对全球挑战。

  • 朝野激辩!尹锡悦政府四巨头接受拷问,被问“喝了核污染水吗?”

    6日,韩国国会对政府质询的问政会进入第二天,主要聚焦三大方面——外交、统一、安全领域。国务总理韩德洙、外交部长官朴振、统一部长官金暎浩、国防部长官李钟燮等人士当天接受问政。《韩国日报》6日称,朝野双方仍陷入寸步不让的态势。最大在野党共同民主党对注重韩美日三边合作的尹锡悦政府外交政策基调的实际利益提出质疑,韩德洙攻击反对党称,“真的好好学习吧”。朝野双方还因终

  • 雷蒙多强调“无意遏制”,副防长渲染“军力竞争”,美频对华释放矛盾信息

    29日,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的访华行程进入第三天。当天,国务院总理李强,国务院副总理、中美经贸中方牵头人何立峰,文化和旅游部部长胡和平等分别在北京会见雷蒙多。“希望美方与中方一道努力,拿出更多务实有益行动,把中美关系维护好、发展好。”

  • 医药反腐风暴下的三个追问

       医药领域反腐持续深入。据统计,今年以来全国已有170多位医院院长、书记被查,多家医药企业的董事长被带走,至少20省份纪委监委就医药反腐问题发声。

  • 政治局会议定调:中国楼市发生重大变化

    24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在谈及房地产市场时,首次明确提出,适应中国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新形势,适时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

  • 耶伦的“加长版”北京行: 两天四场十小时双边会谈

    “美国和中国之间的关系是我们时代最重要的关系之一。”美国财政部部长珍妮特·耶伦来到北京并不吝重复表达:美国并不寻求与中国脱钩。

  • 马斯克“中国行”传递出哪些信号?

    5月30日,特斯拉CEO(首席执行官)马斯克抵达中国。当天,国务委员兼外长秦刚在北京会见特斯拉首席执行官马斯克。这是马斯克在2020年后首次访问中国,中国外交部在当天举行的例行记者会上,对于马斯克访华一事,发言人毛宁表示,中方一向欢迎包括马斯克先生在内的各国工商界人士访华,更好地了解中国,推进互利合作。

  • 4月地方卖地收入增速几近转正,创一年多新高,拐点来了?

    当前土地市场依然偏冷,地方卖地并没有明显好转,不过全年看土地出让收入预计能止跌微增。今年以来土地市场低迷,地方政府卖地收入延续下行势头,不过,最新的4月份数据似乎透露出一丝积极信号。

  • 教育人口拐点已现?2022年小学在校生人数负增长 高中普职比小幅扩大

    3月23日,教育部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2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基本情况。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共有各级各类学校51.85万所;学历教育在校生2.93亿人;专任教师1880.36万人。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4年。分层级看,各级各类教育均取得显著进展。

  • 两会热议个税政策优化,这些建议直击工薪族痛点

    个税政策在幼有所育、劳有所得、老有所养全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都有优化空间。自3月开启的2022年度个人所得税汇算清缴正在进行中,关乎每个人钱袋子的个税话题也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受到关注。

  • 中国金融监管体系大变革!机构改革六大举措释放了什么信号

    中国金融监管体系再迎重磅变革。3月7日,受国务院委托,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肖捷作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说明。

  • 纪念厉以宁,纪念一种改革的精神

    而今,中国的经济改革又在关键时期,虽先生长辞于世,其精神不会枯萎。2月27日19点31分,厉以宁教授去世了,享年92岁。一时间,各界人士纷纷哀悼,显示着他不一般的影响力。

  • 这才是日本最可怕的危机 悲剧不可逆转

    这是日本最可怕的危机,而且,悲剧还不可逆转。5月5日是日本的儿童节,看到新华社当天发自东的京一则新闻,不长,但却触目惊心:日本儿童总人数又刷新了历史最低纪录。

  • 拜登亲自拜年了,今年这三个细节很特别

    拜登夫妇亲自拜年了。今年这个春节,给中国人拜年的外国领导人,感觉特别特别多。算起来,这也是拜登第三次以美国总统身份拜年了。

  • 全球粮价大涨,我们的“餐桌”会受影响吗?

    2022年以来,受乌克兰危机、极端天气、通货膨胀等因素影响,全球粮食价格创下历史新高。分析人士认为,2023年粮食安全危机尚难完全化解,全球谷物价格或将持续高位震荡。

  • 人口自然增长率首次变负:初婚人数创多年新低 经济压力成最大阻因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消息,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最新人口数据,2022年年末全国人口为14.11亿人(包括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不包括居住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较2021年年末减少85万人。

  • 2023年,如何全力拼经济?

    “大力提振市场信心”“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从2022年12月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到12月15日至16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一系列表述不难看出,决策层对于当前经济困难的局面已有充分认知,并且释放出2023年全力拼经济的信号。

  • 伙伴握手的时刻

    一场期盼已久的雨,飘落在地处沙漠边缘的沙特首都利雅得,人们称“喜雨迎贵宾”。

回到顶部